省卫健委直属三甲儿童专科医院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单位

江苏省高水平医院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

江苏省儿童血液肿瘤中心

院史馆  |  ENGLISH  |  官方微信  |  互联网医院

专题活动

专题活动

[听前辈讲故事] 十一 一张照片•三位名医

来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发布时期:2015年03月31日

编者按  医院从1959年建院至今,已经走过了55个年头。55年里,医院从最初的慕家花园发展到现在的景德路本部和园区总院两个院区的规模。风风雨雨,数代人为之付出了青春、智慧和心血。在医院55华诞和园区总院建成投用之年,离退休办公室、宣传统战处和工会一起举办“听前辈讲故事”,医院的前辈将陆陆续续地走进这个栏目,给大家讲那些年的故事。

 

一张照片·三位名医

——听前辈讲故事(十一)

口述者:张锡庆  吴葆德  张瑞宣    整理:钱丽萍  安芳芳


一张照片,三位名医,半个世纪。1965年,三个风华正茂的青年进入儿童医院工作,住在同一间宿舍,如今50年过去了,当年的小伙子变成了头发花白的老专家,三个人一直想凑在一起拍张照片。

 合影.JPG

(从左至右:张锡庆、张瑞宣、吴葆德)

张锡庆曾任我院副院长,苏州名医,是我院第一位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吴葆德曾是中医科主任,江苏省名中医,曾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张瑞宣曾是新生儿科主任,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苏州市名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回首往事,诸多感慨,一张照片的故事,让我们有幸闻得张锡庆、吴葆德和张瑞宣三位名医的行医经历,故事不止于精彩,更让听者感动的是他们对医学的执着、对工作的敬业和对病人的尽心。

五十年,青丝成白发,遂园却在一代代职工的努力下,依然青春正盛。一张照片的三个人都是我院半个多世纪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和贡献者,三个人共同的心愿是祝愿医院蓬勃发展。

 

张锡庆:为病人舒骨延筋  我院第一位博士生导师

张锡庆1965年入院时,外科只有几名医生。他见证了外科的成长,也亲自参与了外科的建设。从一个小儿外科逐渐细分到小儿普外科、小儿骨科、小儿泌尿外科、心胸外科、脑外科和整形烧伤科,再到教学、科研共同发展,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小儿外科学教研室,中间经历了好几代人的努力。张锡庆坦言,80年代之前病种最多的是疝气和阑尾炎,1978年他去北京儿童医院进修骨科,对小儿骨科的学习基本上是从零开始的。我院的第一位博士生导师也能这么坦然地承认当时自己专业上的不足,又能如此努力地钻研,可见任何时候学习都不晚。

从小医生到名医,记忆里总有印象深刻的病人。记不清是哪一年,当时两位老太送一个“小毛头”过来打破伤风针,因为家里的第一胎得了破伤风后死亡,所以二胎一生下来就带到医院打防疫针。在做完皮试后,两老太以为是打好了预防针了,就带着孩子走了。医院发现这一情况以后,派了张锡庆和当时后勤的一名同志去。只知道那名婴儿大致来自郭巷,所以两个人只好辗转来到郭巷,一个大队一个大队地找,等找到那户人家已是凌晨1点。当他们给小朋友再次做皮试、打完针已是凌晨2点。张锡庆说:“奔波一个通宵真得很累,但是孩子安然无恙心里就无比踏实,医生的工作动力来自于高度的责任心。”

骨科走上正轨后,张锡庆开始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工作中,张锡庆发现急性、慢性骨髓炎的病人较多,当时对慢性骨髓炎小儿外科界都有一致的认识,但是对于急性骨髓炎就没有疗效较好的治疗手段。于是,张锡庆就尝试用手术的方式治疗急性骨髓炎。张锡庆回忆:“第一次尝试在骨头的病灶处凿开两个槽,放置引流管,但是很快就发现一个棘手的现象,病灶处一直血流不止,当时着急得很!但是我们相信这个方法应该是可行的,于是耐心地等了几个小时,血居然自己止住了。置管一周后,打石膏,吃抗生素。这样的治疗恢复得非常快,这项治疗方法当时投稿到《中华小儿外科杂志》后立马就被录用发表了。”另外,在90年代还尝试开展纳米骨使用和自身骨髓干细胞移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张锡庆.jpg

(张锡庆与康复后的福利院患儿)

骨科就是这么神奇,接骨、延骨、舒筋,让躺着的病人恢复到坐着,把坐着的治疗到能站着,张锡庆医治过的病人中就有这么一位。曾有一位福利院的男孩,下肢发育畸形,不能站立,检查后发现一侧足外翻、腓骨短,另外一侧胫动脉到膝盖处就缺失了。张锡庆想尽办法帮他治疗,小男孩居然能站立起来,这也是创造了当时的一个奇迹。2005年左右男孩子结婚了,还邀请张锡庆去喝喜酒,可谓“妙手回春扶起男儿,喜结良缘不忘恩人”。

 

吴葆德:金蝉口服液的发明者  多才多艺的中医医生

你知道儿童医院的明星自制制剂金蝉口服液、川贝散、蛇胆竹沥口服液、复方鸡金合剂的方子是谁研制的吗?除了这些,他还研制了感冒冲剂、正健合剂、减肥合剂、四参散清暑合剂、清暑浴棉、玉屏风、防感香袋、固本生血丸等10余种中药自制制剂的方子。这位发明达人正是我院中医科的老主任吴葆德。吴葆德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来院后开始从事儿科的中医工作。在工作中,发现当时适合儿童的药品和剂型都少,所以开始自己研制中药方子。他不仅是业务上的尖子,也是多才多艺的才子,据张锡庆和张瑞宣两位讲,他画的马栩栩如生,也非常酷爱书法,2000年之前的“抗病毒口服液”、“玉屏风”、“感冒冲剂”等的包装盒字体均出自于他的手笔。翻看吴葆德自己存留下来的包装盒,字迹潇洒俊逸、苍劲有力,很有大家的风范。

1976年唐山地震,吴葆德和我院其他7位同事一起奔赴唐山参加抗震救灾工作,回来后荣获优秀队员。1992年,吴葆德带着他自己研发的中药制剂参加在美举办的首届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会,会上他自信从容地做了学术报告。此次会上,他收获颇丰,捧回两块沉甸甸的金牌,他的防感香袋、鸡金合剂获得国际金奖。吴葆德的中药制剂防感香袋和固本生血丸也先后获省、市科技进步奖。

说到防感香袋,这里还有故事。当时他和中医科的几位医师看到宜兴防疫站一位工作人员的文章,提出中药气味能刺激人体分泌免疫球蛋白,后来又联想到马王堆的古墓就有“佩戴香囊”的报道,《红楼梦》也提到贾宝玉佩戴香囊,有感而发,吴葆德就想证实中药材的气味是否会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力。当时他和现皮肤科的徐荣华医生去宜兴拜访交流后,请徐荣华立马去黄鹂坊桥中药店把所有芳香的中药都买了拿回中医科闻了一遍,并最终选定了好闻的山奈作为主药材,以中医理论组方制成香袋。护理部的宋珍英主任和陈蕴仪药师拿来家里的零头布,制作了形态各异、五颜六色、深受小朋友喜欢的香袋。临床试用一周后,发现使用者鼻腔SIgA浓度明显升高,由此证明该香袋有效。良好的临床效果、简单的使用方法,经刺绣研究所的加工,香袋居然卖到了香港。

吴葆德.jpg 

(吴葆德为外国友人搭脉)

九十年代儿童医院曾一度晚上灯火通明,吴葆德将中医推拿应用于治疗儿童近视。医院职工经培训后,加班加点为病人推拿,最多一天治疗了约400名病人。后因1996年苏州医学院选派吴葆德去德国柏林指导德中医学科学研究所的中医工作,所以推拿工作就没有继续开展下去。在柏林,吴葆德将中医疗法特别是针灸引入治疗工作中,指导德国医生提高中医的技能,受到国际友人的好评。

 

张瑞宣:新生宝宝的重生恩人  真诚服务病人是医生最大的责任

张瑞宣从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他清楚地记得是1965年8月31日入院上班。那时新生儿疾病大多数是感染性疾病和硬肿症,限于当时医疗水平和国内政治环境的影响,新生儿病人的死亡率很高。张瑞宣可惜地说:“70年代冬天的某个晚上全院“送走”了9个病人,其中包括5个新生儿。”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医院逐步筹建新生儿专科,专科的建设慢慢步入正轨,2000年前后新生儿科已经发展得风生水起,进入全省前茅。

张瑞宣.jpg 

(张瑞宣在新生儿科查房)

回忆起50年的行医历程,张瑞宣说,虽然辛苦,但是总有惊喜的一刻。在2015年1月份,一位30多岁的女士带着一个小宝宝来看病,她说她自己是张瑞宣以前抢救过的病人,说起自己的出生日期,张瑞宣就清楚地记起来那个让他记忆深刻的病人,也是我院成功抢救的第一例重症RDS(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983年5月17日,张瑞宣正上夜班,从平江医院送来一个小女婴,出生4小时,孕28周,体重2100g。当时放射科的杨华元主任立即拍片,结果显示严重的白肺;那个时候还没有呼吸机,RDSⅣ度,当时国内的报道显示这样的病人只有10%的生存率。家长非常着急,这个女婴是第四胎,前三胎都在出生后不久夭折,这一胎在产时大出血,因此产妇已切掉子宫,这个孩子是妈妈一生幸福的赌注。那时张瑞宣刚刚从上海进修回来,通过观摩学习上海的新技术,他想尝试正压给氧这项儿童医院未开展的新技术。于是张瑞宣动手制作了一个简易的CPAP装置,给女婴加压增氧4-5天后,病情好转了,在入院21天的时候出院了。当时的新华日报和苏州日报对该病例有过报道。张瑞宣也很细心地把当年女孩出院时的照片保存到现在,并在照片背后仔细地写上该病例的情况,字迹之工整、记录之详细让人感叹。如今他救治的病人已32岁,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工作也很稳定,让张瑞宣又一次体会到做医生的成就和幸福。

张瑞宣说,在新生儿科工作,经常有碰到病情很重的新生儿。他曾经收治过从常熟送来的出生56小时的新生儿,重度黄疸,严重贫血,血色素只有2.5g,心力衰竭,是第五胎第五产,前四胎均夭折。当时是把血标本送到苏州市中心血站才诊断的Rh(-)O型血,该患儿需要换血,可是属于典型的熊猫血,苏州、杭州、无锡等地均没有血源,病人的生命在一点点地流失。张瑞宣说:“我当时急啊,于是尝试给苏州广播台打电话求助,不到10分钟广播就发布消息了。虽然来了很多的献血者,但是血型都不合,在大家都快绝望的时候,来了一位阳澄湖的渔民,血型居然配上了。”张瑞宣非常感激这位渔民,但是我们感动于张瑞宣的责任心。正是这些兢兢业业的老一辈,奠定了我院发展的基础,让遂园50多年来生机勃勃。